台灣的潮濕氣候,我該如何裝潢?

 

台灣四面環海,全年濕度高、降雨頻繁,尤其梅雨季和夏季午後雷陣雨一來,屋內總是潮濕悶熱,牆面發霉、地板變形、家具受潮…成為許多家庭最頭痛的居家難題。

那麼在這樣的氣候下,我們到底該怎麼裝潢,才能打造一個既舒適又不怕濕氣的家呢?本文將從裝潢選材與空間規劃出發,提供5個關鍵建議,並說明為什麼越來越多家庭選擇【諾達地板】作為抗潮的第一步。

 


 

一、選對地板材質,漸少濕氣對地板結構與健康的威脅

地板是接觸濕氣最直接的地方。傳統木地板因為需用木作打底,高溫潮濕有可能造成發霉、變形、斷損塌陷,間接對於居住者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。

✅ 推薦選擇具備防霉配方+防水防潮塗層 + 高密度結的超耐磨木地板。
👉 諾達地板採用高密度HDF纖維板(密度高達0.98g/cm³),再搭配奈米防水塗層與邊緣封蠟設計,即使是濕氣重的季節,也能穩定不變形、耐用又安心。


 

二、重視牆面防潮處理,從源頭防止發霉

台灣許多建築採混凝土牆面,若缺乏防潮處理,很容易滲水導致牆壁長霉斑。裝潢時建議:

  • 增加防潮底漆或封閉漆處理
  • 特殊濕區(如浴室外牆、北面牆)可貼防潮壁板或設隔氣層
  • 使用珪藻土、吸濕塗料也能幫助調節濕度


 

三、空間配置避免死角,讓空氣流通是關鍵

潮濕+悶熱最容易發生在櫃體死角與通風不良的角落。在規劃裝潢時,請記住:

  • 避免大型櫃體緊貼外牆,保留空氣對流空間
  • 衣櫃底部與背板可設透氣孔
  • 家中設置除濕機的位置要避開封閉空間,並搭配風扇或循環扇加速空氣流通


 

四、家具選材與底部高度也不能忽視

在潮濕地區,木作家具與地面接觸部位容易吸濕發霉,建議:

  • 選用底部有高腳設計的家具(預留5公分以上空間)
  • 使用防潮木心板、不易吸濕的塑合板材質
  • 浴室外的家具建議使用合成樹脂材質,避免水氣累積


 

五、聰明運用除濕機,改善整體空間濕度

即便裝潢選材再用心,若不搭配正確的除濕習慣,潮濕依然無孔不入。
除濕機不僅是「應急使用」,更應成為居家空調系統的日常一環。

  • 定點除濕:針對濕氣集中的空間(如:臥室某一處、靠近浴室的走廊),每天定時使用,維持相對濕度在 40%~60% 之間,是避免發霉與地板膨脹的關鍵。
  • 與循環扇搭配使用:可讓濕氣不滯留於單一角落,加速空氣循環效果。
  • 搭配智能預約開關/定時功能:不需全天開啟,也能兼顧節能與舒適

👉 對於已鋪設諾達地板的空間,透過定期除濕,更能延長地板使用壽命,保持乾爽腳感,讓木紋質感持續如新。


 

結語:台灣氣候難以改變,但家可以更聰明地打造

潮濕是台灣居住者無法避免的環境條件,但只要在裝潢階段做出正確選擇,選對地板、重視通風、用對材質,就能大幅減少後續維修與健康困擾。從腳下開始抗潮防霉,是最實用也最值得投資的一步。


諾達地板,用我們的專業,守護你的日常!
享受木地板的溫潤,其實可以很輕鬆。

 

返回網誌